不到30%

 驾驭美好   2025-04-07 19:38   2 人阅读  0 条评论

如果你孩子今年大学毕业,或者跟我一样是个大学老师,应该对30%这个数字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深刻到恐惧。但现实已经这样。

这两天中核招聘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说招聘1000多个岗位收到了100多万份简历。

图片

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争议,被网友抨击作为大央企本该为国争光,却把应届生找不到工作的焦虑当作自己的骄傲。甚至在标题后面加了个笑脸展示丑态。

其实就在中核发布这份招聘的同一天,一名核企领导还写了一篇文章,述说他们家族的核浪漫史,父母、叔叔、姑姑、舅舅、姨妈们,都在核电企业。简而言之祖孙十八代都在核企业工作。就像我们熟知的什么烟草三代/银行三代。

图片

中核待遇出了名的好,在大部分毕业生连五险一金都奢望的当下,他们八险一金,各种福利更是不用说。

所以我相信这位领导其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大概率也不知道什么叫焦虑。在无数毕业生寒窗苦读数十年努力谋得一份工作时,有一群人出生就是罗马人。哪怕这个主任毕业于一所奇怪学校,也能不战自胜,打败无数努力的学子,直通八险一金。

朋友们还记得江西周公子吗?连常用字都不会读的垃圾。然而直通名校研究生都进不去的国企,福利高到让人眼红的国企。“我爷爷是行长,我爸爸是行长,我将来也是行长。”

今天谈同情心其实有些奢望,那么公平呢?

我的母校北京大学这两天官宣录取了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楚钦。

图片

世界冠军没什么了不起,我今年录取的研究生也有个娃在大二时拿到了世界金牌。但王楚钦还同时拿到了编制。

图片

一边拿到了编制,一边全日制到北大读研,你说是不是了不起?

是的,非常了不起,了不起到甚至直接违反法律。

教育部教研厅〔2016〕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图片

第一条明确规定,要准确界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而全日制的必要条件是全脱产。

图片

那么王楚钦,是怎么做到一边拥有编制,一边被北大录取为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研究生?

图片

而且王楚钦的录取,更是充满了诡异。根据教育部规定,每年研究生复试名单都要官网公开。但王楚钦从未出现在这些名单中。然后横空出世,直接通知录取。这是走了哪一条路?

当然,我不是针对王楚钦,如果不是这件事我都不认识这个孩子。我想说的是教育公平。朋友们还记得翟天临吗?连知网是什么都不知道,竟然被北大录取为博士后。之后更是被锤博士论文大面积抄袭,直接被撤销博士学位。

那么,这么一个抄袭作假的博士,又是怎么被北大录取为博士后的?

老读者朋友都知道我经常抨击类似黑箱,譬如武汉某985大学,一个院长的儿子,高考读了一所三本,本科期间挂科十余次,竟然靠论文保送博士。这论文是他妈发的吗?

教育本是,种种不公平之外,最公平的一块净土,然而还是被染指涂抹。

他们不要脸,那我们就发现一起公开一起。让所有人一起看看,他们说他们要脸,其实他们不要脸。

 相关文章  关键词: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