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3年第3期刊发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迎慧等撰写的《公立医院腐败现状与法律建议》一文,对近十年来裁判文书网近2000份公立医院医疗腐败刑事判决书做出统计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受贿是公立医院主要的腐败方式,药品和医疗器械是腐败的主要环节。
这几年司法机关披露的医疗腐败案中,涉及高价医疗设备的屡见不鲜。去年5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一则案情,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文俊和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文红,与供应商称兄道弟,肆意吃请玩乐、收受礼品礼金。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医院以3520万元买入,远远高于同期市场价格,杨文俊吃掉了1600万元的回扣。
大家现在去医院看病,真正给大家看病的并不是医生而是设备,不管你生什么病,医生都会让你去先做各种检查,等检查清清楚楚了,他们就对着公式去判断就行了,这种做法,不论是专家还是普通的医生都可以完成(停电了都不会看病)。
仅2023年,全国至少已有179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医药反腐升级,综合各方面消息,医疗行业反腐风暴的起点金额,已经到了最低1000万起。
放一些名单的截图:
贪污亿元的比比皆是。
他们贪腐的钱财全是由药商提供的巨额回扣差价,买单的是国家和广大基层百姓。
参与行贿的药械企业国内外都有,全国大大小小的医生几乎都有参与,受贿的数额无非大小之分。所以,现在国家的医疗反腐不再是拉网式的,因为都有问题,目前只能抓重点,如郑民华这样级别的。
在郑民华和资本豢养的走狗、水军误导下,说集采剥夺了百姓用药选择权。这一招还真有效,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也跟说要求归还用药选择权。
归还用药选择药这种说法真是荒唐,患者到医院用什么药一直多年都是医生的一支笔说了算,他们开什么药有几个患者会说医生开的不对或者不行的?并且过去开的绝大部分都是原研、仿制高回扣的药。
再说说原研药在国内行贿的套路和真相,以GSK(葛兰素史克)为例:
2014年9月19日,中国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GSKCI)和该公司中国负责人马克锐(Mark Reilly)等人以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被告单位处罚创纪录的人民币30亿元。
这是当时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企业罚款。判处被告人马克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驱逐出境;其他三名中国葛兰素史克员工被判处2至4年有期徒刑。
葛兰素史克并未为其行为进行辩护,并在审判后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向中国患者、医生和医院,以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道歉”。
新华社描述了葛兰素史克贿赂网络的层级结构,其中“医药代表贿赂普通医生,销售经理贿赂大客户,区域经理贿赂重要人物,营销部门贿赂学者,重要部门贿赂研究所。”
比如为逃避监管,该公司向包括江苏泰陵医药在内的 7 家规模较小的制药公司支付了代理销售其产品的费用。而江苏泰凌医药通过购买汽车、相机、电视、电动汽车等非医疗设备,向当地疾控中心、疫苗注射中心行贿1300万元。葛兰素史克的一位代表告诉新华社,她的老板对她说,“如果医生想要钱,就给他们钱;如果医生想要学术成就,那就给他们机会。”
葛兰素史克主要肝炎药物赫普丁(Heptodin)的专利于 2006 年到期。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葛兰素史克中国推出了所谓的 "长城计划 "和 "龙腾计划",通过贿赂来让中国医生继续为患者开具这款药物。
其上海研发中心可能存在严重的监管和安全问题,该中心为葛兰素史克开发一种名为ozanezumab的神经科药物,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和卢伽雷氏病患者。
审计人员发现,研究人员未能完整公布小白鼠药物试验的结果,原因是:它已经开始在人体上测试这种药物。一位医学伦理学家将这种违规行为描述为药物研究领域的“大罪”。根据调查报告,上海研发中心向试验监督公司事前支付了“报酬”。
甚至专门雇佣年轻女性,向特定的高管提供性贿赂,时间长达4年。
案发当时葛兰素史克的拉米夫定在中国大陆的售价为142元,而在韩国、加拿大和英国的购买价格分别为18元、26元、30元。葛兰素史克的另一款产品阿德福韦酯售价高达182元,但在日本和香港购买只需103.5元和59.92元。
GSKCI在中国销售的药品大多冠以海外原研药名义,在药品进口前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增高药品报关价格,在将巨额利润预提在境外的基础上,设定高额销售成本用于支撑贿赂资金。
以贺普丁为例,2012年,贺普丁真实成本为15.7元,转移定价后到中国GSKCI工厂的口岸价是73元,GSKCI出厂价(不含税)为142元,经物价部门核准的最高零售价为207元。
葛兰素史克中国前经理陈洪波对新华社表示,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的常见策略,先将产品高价卖给中间国家,然后再进口到目的地。如果目的地有同类药物则按照市场价最后定价,如果没有同类药物则是“想高就高。”
葛兰素史克涉案高管梁宏估计,葛兰素史克中国销售中,“有30%增高的药价被用于行贿。”
葛兰素史克中国区负责人马克锐(Mark Reilly)和他中国女友的性爱录像带,作为一封匿名举报邮件的附件于2013年3月被发送给了公司的几位高管。
然而,早在自2011年12月,葛兰素史克中国内部就有人向中国监管机构发送了24条匿名举报,举报罗列了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欺诈和腐败细节。
但2012年,葛兰素史克中国根据内部调查的结果陆续解雇了56名员工,试图平息外界对于商业贿赂的关注。这些员工多是以所谓的“违规开支”而被解雇的,其中还包括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2013 年 1 月,葛兰素史克全球董事会还曾收到另一封5200字的内部电子邮件。邮件称,葛兰素史克中国以国际学术会议为幌子,组织旅游活动,公司支付此类活动的机票和酒店房间,以贿赂参加的中国医疗人员。
除了葛兰素史克,不少外国知名药企在中国都有行贿行为,如:
辉瑞在华行贿事件。辉瑞前全球合规分析总监指控公司在2019年至2021年间向国内官员行贿高达1.68亿美元。这一事件导致辉瑞在中国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
礼来公司因涉嫌通过其子公司向我国政府官员行贿,以获得价值数亿美元的合同,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礼来同意支付2940万美元的罚款,其中包括非法获利返还和罚款。
诺华中国部门在2009年至2013年期间,通过多种费用名目进行行贿活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诺华在中国行贿,诺华因此支付了2500万美元的罚款。
上面举例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在集采之前我国医疗行业所谓的繁荣是靠灰色垄断利益链相互勾结,粉饰出来的假象,而我国的集采现在给所有的药企都是一个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平台。
建议国家医保局查一下郑民华所在的医院有没有集采他说的“麻药不麻、血压不降、泻药不泻”的原研药?
郑民华反对集采的言论,此举肯定不是他一个人头脑发热冲动的结果,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欲破坏颠覆国家医改政策,动摇2030年健康中国实现的根基。
所以,抓一百个贪腐院长,不如严查一个反集采的郑民华。
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