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传科兴疫苗研发者杨晓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判死刑?
目前没有官方消息,只有一张爱企查的照片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告,杨晓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于2024年4月26日被罢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职务,但截至2025年3月27日,官方未通报其已被判处死刑。用户提到的“判死刑”信息目前无权威来源佐证。
杨晓明最为国人所熟知的成就是带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仅用了98天就研发出新冠灭活疫苗”,成为自媒体口中的“中国新冠疫苗之父”。
杨出生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老少边穷地区。在他的印象里,小时候见过最高的楼就是州政府的三层办公楼,当地连公交车都没有。在上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学工学农、上山下乡”的氛围依然浓厚,十几岁的杨晓明在甘肃省地质三队学工,学习汽车修理、电工焊工等内容,虽然不是在课堂上学习,但也让他感受到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
1977年恢复高考,点燃了无数人的激情和渴望,那一年考生达570万,入学率仅仅有5%。由于基础知识太差,杨晓明当年没有挤进那“5%”,次年再次高考后也才被录取到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预科学习。经过两个学期的预科学习之后,杨晓明于1980年终于考取了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5年的医学专业毕业,杨晓明没有当成医生,而是被分配到了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这成为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从此走上科研道路。一开始,杨晓明有些失落,还想着工作一两年再调动去当医生,但在生物所上班以后,听老专家们讲传染病的历史、疫苗的历史和疫苗的作用、意义等,他顿时“豁然开朗”。
1986年9月至1987年1月,杨晓明被派往日本国立预防卫生研究院(JNIH)进修。
1996年,杨晓明又被派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短期进修,主要从事细菌性生物制品的研究和检定工作,同时参与疟原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课题。
1997年,杨晓明应邀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做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分子微生物和疫苗学的研究工作。
回国初期,2002年,杨晓明被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任命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从副所长到所长,在武汉八年时间,杨晓明上马了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冻干狂犬病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项目,新建血液制品自动化生产车间,提升血液制品工艺和产能。
中国加入WTO 以后,世界疫苗巨头纷纷抢滩国内市场。2010年,杨晓明被中国医药集团聘任为国药中国生物总经理。在国家重大专项支持下,他从科技部申请成立了“国家联合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晓明按照研究所所长的工资待遇率先从世界范围引进知名科学家,充实研发力量。他上任之初,国药中国生物的科技投入比率徘徊在3%左右。杨晓明决定从科技创新入手寻求突破,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力度。近年来,国药中国生物科研投入水平在全国制药企业中已位居前列,达到13%以上,“一举成为中国新型疫苗创新高地”。
“十二五”期间,为解决我国自主创新疫苗从研发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等系统性技术难题,作为国家“863”计划疫苗研发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积极培育推动国家重要急需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协调全国42家疫苗研发和生产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先后研制上市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全球首个 EV71 型手足口病灭活疫苗等一类新药。他主持领导的全球首创六价轮状病毒疫苗研制进入三期临床。他还主持 2 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四价流感疫苗和疫苗综合性技术研究开发大平台建设项目。
2011年8月,新疆突发Ⅰ型脊灰野病毒疫情,这是进入新世纪后首次在中国境内发现的输入型脊灰野病毒疫情。杨晓明连夜部署,5天内保质保量将 2225万粒脊灰疫苗运送到新疆,疫情最终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4 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从脊灰流行国家名单中撤除。
为解决国家急需,杨晓明领导中国生物所属北京生物所,全力以赴加快产品研发及车间建设进度,攻克了脊灰灭活疫苗(sIPV)生产过程难以实现工艺扩大和产能提升的业内难题,在国内独家采用片状载体实现脊灰病毒的培养,建立了符合国际水平的质量标准和严格的工艺过程、参数控制系统,于2017年9月获得了生产文号和 GMP 证书。中国生物也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和脊灰灭活疫苗(sIPV)的生产企业。
2003年,SARS突如其来。为了采集非典康复者的血浆来研发针对性产品,杨晓明率团队成功制备了静脉注射用人SARS免疫球蛋白并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应急审批。
因为在新冠疫苗领域的“重大贡献”,2020年9月8日,杨晓明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4月下旬,杨晓明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上称,中国仅用了98天就研发出新冠灭活疫苗。
2021年和2023年,杨晓明还两度入选当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截至2023年11月,杨晓明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已在《细胞(Cell)》等杂志发表论文201篇,爱思唯尔显示总被引4533次,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5篇。
以上履历明确了杨晓明确系国药集团新冠灭活疫苗研发的核心人物,主导了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的快速研发(从启动到附条件上市仅用约3个月),并推动中国生物疫苗年产能突破100亿剂。其团队贡献在疫情期间被官方高度认可,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官方明确通报其行为与疫苗研发及生产无直接关联,具体违纪细节尚未公布,但强调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已通过国内外严格审核。
对公众关切的疫苗安全性问题,官方的回应:
一是说有科学依据。新冠灭活疫苗的研发遵循国际标准流程,尽管研发速度较快,但依托了中国成熟的灭活疫苗技术平台(如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已有经验)。
二是说有国际认可。国药疫苗已在全球供应超35亿剂,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紧急使用清单,安全性数据经多国验证。
基于以上,官方强调对杨晓明“功过分开”,其个人违纪问题不否定疫苗的科学性,法律惩处体现“责任与贡献分离”原则。
网络流传的两个不实:
1. 身份误判
杨晓明为国药集团疫苗研发负责人,而非科兴疫苗的直接研发者。科兴疫苗由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独立研发。
2. 死刑信息存疑
当前所有公开信息(包括2024年10月、11月的报道)仅提及杨晓明被罢免职务并接受调查,未涉及司法判决结果。用户所述“判死刑”可能为不实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