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头条开嘲:特朗普在等一个不可能发生的电话,美国成为全球笑柄

 驾驭美好   2025-04-11 22:30   162 人阅读  0 条评论

4月11日,CNN头条贴脸开嘲特朗普:“白宫在等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但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

特朗普孤注一掷的幻想正成为全球的笑柄。

加税世界、全球喊打、一副“全世界都怕我”的模样,到头来却只能守着一部电话机,痴痴等中国回应。CNN不无讽刺地指出:特朗普在等电话,中国却连信号都懒得发。

图片

剧本写好了,却只有自己入戏

据CNN披露,过去两个月,特朗普政府多次通过各种渠道放风:若中国愿意“主动示好”,愿意先开口,美方可以考虑安排“高层沟通”。不仅如此,白宫还拟了一份“建议代表名单”,希望由“双方都认可”的特定人物出面接触,好让美国牢牢掌控对话节奏。这番自说自话的操作,看似谋局,实则不过是急于寻找内政破局的舞台——外交,不过是特朗普政府手里的一张政治筹码。

问题在于,中国根本不打算参与这场荒唐的表演。在面对美国以加税为威胁、以甩锅为策略、以“先开口”作为权力象征的操作时,北京的态度出奇一致:不回应、不接招、不配合。不是因为没有管道,也不是不了解节奏,而是看得太清楚——这是一场设局羞辱的政治讹诈,是一出“你开口,我登台”的外交陷阱。而中国早就不演了。

相较于美方在媒体上反复制造“谁先低头”的声势战,中国回应冷静克制,甚至称得上优雅。只一句话足以让整场闹剧哑火:“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必须基于平等与尊重。施压、威胁、讹诈不是与中国打交道的方式。”说白了,你可以演,但别指望我们来抬轿。

美国越“操作”,全球看得越清楚

更让白宫难堪的是,他们的“通话剧本”不仅没有推动对话,反而在国际舆论面前让美国陷入了极度被动的境地。CNN点破其中尴尬——当美国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表示“愿意暂停关税”时,唯独对中国落下重锤,这根本不是什么强硬,而是策略上的仓皇退却与话术上的自欺欺人。一场关税战争打到最后,只剩下一句:“我们等他们打电话。”

而北京则一边冷处理正面接触,一边精准出招。限制美国电影进口、减少美国产品采购、鼓励企业减少对美依赖,几步棋下得毫不张扬,却又处处命中美方要害。据CN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北京一度研究是否对在华美企下手,包括苹果、星巴克、特斯拉等知名品牌,最终未动,是因为担心国内消费者和国际投资情绪波动过大。但这一风向释放出的信号已经足够清晰:不是不能打,而是懒得打你。

拿沟通权当武器,美国自食恶果

与此同时,美国内部也乱作一团。关税飙升让股市三连跌,道琼斯一度大跌千点。农产品滞销、通胀上扬、制造业哀嚎不止,小企业主称“暂停关税是最后一根棺材钉”。前财政部长耶伦称这场贸易战是“美国经济史上最严重的自残行为”,白宫还在嘴硬。特朗普本人甚至在公开场合继续重复那句台词:“他们想谈,只是太骄傲。”

这不是外交,这是拙劣的心理投射。美方一直将“沟通权”当成武器,只许自己发声,不许对方沉默,只要中国不开口,他们就能宣称“对方理亏”。但中国早就不再按这个逻辑出牌。就像一位外交学者所说:你想拿通话按钮当权力象征,我们偏偏连接都不接,看看谁先焦躁。

而这场外交拉锯的背后,恰恰显露出中美战略姿态的根本差异。特朗普习惯用交易解决一切,将谈判变成押注,把关税当成筹码,妄图换取国内政治资本;而中国则清楚,这场贸易战背后从不是经济账,而是话语权、主导权和全球信誉的角力。对美国来说,是急着制造“胜利”;对中国来说,是沉着不让对方拿到剧本。

谁在等待,谁在前行?沉默就是反击

如今,白宫仍在等待通话,北京却继续按自己的节奏布局全球。加码东盟、深化与欧洲经贸、推进“一带一路”新协定,而对美国,始终保持冷处理状态。美国人在等待,而中国,早已走开。

谁在主导?谁在被动?电话的沉默,就是答案。

 相关文章  关键词: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