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中国最大的内鬼!

 驾驭美好   2025-04-04 08:43   6 人阅读  0 条评论

当某县青年在网络平台结识外地女子,相识仅一天便签订婚姻协议,支付 10 万元彩礼后女方消失;当 95 后女孩一年内辗转七八个省份 "假结婚",将人生最庄重的仪式异化为牟利工具;当微信号出租形成黑色产业链,日租金高达千元...... 这些荒诞剧正在实实在在地上演着,暴露出一个比腐败更隐蔽、比分裂更危险的社会毒瘤 —— 道德体系的崩塌。

2024 年四川九寨沟的婚姻诈骗案中,18 岁少女虚构身份与 34 岁男子闪婚,骗取 10 万元彩礼后消失。警方调查发现,该女子同时与多名男性保持暧昧关系,所谓 "父亲病危" 的谎言背后,是将婚姻视为敛财工具的扭曲心态。更令人震惊的是,此类案件并非孤例,2025 年宿州某县的诈骗团伙通过伪造亲属关系,在三个月内骗取 28 万元彩礼,涉案人员包括介绍人、假亲属等完整产业链。

这种道德失序不仅存在于婚恋领域。在社交平台,出租微信号的黑色产业链暗流涌动。据广东警方统计,2020 年查处的电信诈骗案件中,超过 60% 的涉案账号来自非法租赁。这些被出租的账号被用于发布虚假广告、实施洗钱犯罪,而账号主人为日均百元的蝇头小利,甘愿沦为犯罪链条的 "工具人"。更讽刺的是,某高校学生竟将此视为 "勤工俭学",短短数月发展下线数百人,涉案金额超百万元。

当整个社会陷入 "有之以为利" 的价值迷途,道德约束让位于利益算计,必然陷入 "霸道治理" 的恶性循环。据统计,2024 年全国婚恋诈骗立案数同比上升 37%,涉案金额突破 120 亿元。这种现象背后,是道德评价体系的崩塌 —— 当 "笑贫不笑娼" 成为潜规则,当 "捞快钱" 被奉为人生信条,社会必然陷入 "劣币驱逐良币" 的怪圈。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逐利思维正在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某短视频平台调研显示,25 岁以下用户中,68% 认为 "只要能赚钱,手段不重要";在求职市场,"零工经济"、"斜杠青年" 等概念被异化为逃避责任的借口,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2024 年青年从业者中,32% 存在伪造工作经历、虚开发票等行为。这种道德虚无主义,正在腐蚀社会的根基。

回顾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程,"以德治国" 始终是安邦定国的根本。周朝以 "礼治" 维系八百年基业,唐太宗 "水能载舟" 的民本思想开创贞观之治,这些历史经验都证明:道德才是最持久的凝聚力。反观秦朝严刑峻法下的 "霸道治理",虽能逞一时之威,却二世而亡,留下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的千年叹息。

在当代,重建道德体系需要多管齐下。首先,要重构价值评判标准,将 "八荣八耻" 等道德规范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对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其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 "仁义礼智信" 等价值观内化于心。更重要的是,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2025 年中央纪委数据显示,查处的 "围猎" 案件中,73% 涉及权钱交易,这警示我们:道德建设必须从 "关键少数" 抓起。

当我们在批判 "假结婚"" 租微信 "等荒诞现象时,更应深思:这些现象不过是道德溃疡的外在表现。真正的危险,在于整个社会将" 利益最大化 "奉为圭臬,将"道德操守"视为笑谈。唯有重建道德长城,才能避免"以利治天下 " 的历史覆辙,让文明之舟在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交代,更是对子孙后代的责任。

2011年,95岁的汪东兴公开露面,他当着镜头表示:现在的人都钻到钱眼里了。他不光是亲历了毛主席时代的人,也被视为毛主席最信任的人。他的感受有相当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古语说:“以利治天下,天下皆小人,天下则离心离德,一盘散沙;以德治天下,天下皆君子,天下则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当逐利成为全民信仰,社会将陷入 "人人自危" 的囚徒困境,这正是资本潜伏在我们复兴路上真正的内鬼。

 相关文章  关键词:

评论已关闭!